
- 7 1 月, 2020
- admin
- AI 新聞
在你逛購物網站或使用影音平台時,是否常發現系統總能精準推薦你感興趣的商品或影片?這背後的關鍵技術,就是「推薦系統」。推薦系統是一種人工智慧演算法,常透過機器學習分析大量使用者數據,像是購買紀錄、搜尋歷史、人口特徵等,進而主動提供貼近需求的個人化建議。不僅提升使用體驗,更成為企業創造營收的核心工具之一。
推薦系統的類型非常多
選擇適合的推薦系統類型,和選擇是否要使用推薦系統本身一樣重要。以下是幾種常見選項的簡要說明:
自然語言處理(NLP)的最重要應用場景包括:
(1)協同過濾(Collaborative Filtering)
這是最常見的推薦方式之一,主要根據使用者之間的行為相似性來進行推薦。分為兩種做法:
-
使用者導向(User-based):推薦其他與你喜好相似的使用者曾喜歡的商品。
-
項目導向(Item-based):推薦與你過去喜歡的商品相似的其他商品。
(2)內容導向過濾(Content-based Filtering)
這種方法根據商品本身的特徵(如分類、關鍵字、品牌等)來推薦與你過去喜歡的商品「類似屬性」的項目。例如你買了某款藍牙耳機,系統就可能推薦其他規格相似的耳機。
(3)混合型推薦系統(Hybrid Recommender)
結合協同過濾與內容導向的優點,整合多種資料來源與分析方法,提供更精準的推薦結果。這類系統常見於 Netflix、Amazon 等大型平台。
強化學習
強化學習的作法與前述方法不同。在強化學習中,演算法就像在「玩一場遊戲」,目的是最大化獎勵。透過不斷試錯,演算法會嘗試不同策略(即不同「步驟」),觀察哪一種方式能帶來最多的效益。
資料集(Dataset)
用來建立或測試機器學習模型的所有資料,統稱為資料集。通常,資料科學家會將資料集分為三個部分:
-
訓練資料:用來訓練模型。這意味著機器學習模型會看到這些資料,並學習其中的模式或判斷預測時最重要的特徵。
-
驗證資料:用來調整模型參數及比較不同模型,以找出表現最佳者。驗證資料必須和訓練資料不同,且不能用於訓練階段,否則會導致模型過度擬合,無法良好適應新的(實際應用中的)資料。
-
測試資料(通常稱為保留集):這是第三組資料,用於最終模型選定後,模擬該模型在全新資料上的表現。這些資料在模型訓練與選擇過程中完全未曾使用過。
隨著資料量與演算法的不斷進化,推薦系統已從單純的「推銷工具」,轉變為影響用戶體驗與營收表現的核心技術。無論是電商、影音平台,甚至金融與教育產業,都能透過不同類型的推薦系統,提供更個人化的服務。了解各種推薦方式的特點與應用情境,有助於企業在數位轉型的過程中,打造更貼近使用者需求的智慧服務。
Lina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Jayz Marcop
Excepteur sint occaecat cupidatat non proident, sunt in culpa qui officia deserunt mollit anim id est laborums.